9月19日,一場兼具環保使命與科技突破意義的“清汞行動”柯氏音電子血壓計捐贈活動暨漢王柯氏音電子血壓計新品發布會在北京拉開帷幕。這場由中關村科學城管理委員會、北京市海淀區衛生健康委員會悉心指導,北京陸士新醫學基金會主辦,漢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辦,不僅標志著我國醫療機構水銀血壓計替代工作邁入實質性落地階段,更通過柯氏音電子血壓計全系新品的發布,展現了科技企業在“健康中國”戰略下的創新擔當與普惠理念。
履約《水俁公約》:清汞行動背后的環保與健康雙重命題
“汞污染的危害具有不可逆性,一旦進入生態系統,將通過食物鏈持續威脅人類健康。”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研究員秦延文在活動現場的科普演講中,再次強調了汞污染的嚴峻性。作為《關于汞的水俁公約》首批簽署國,我國明確要求2026年1月1日起全面禁止生產和使用含汞體溫計與血壓計。而水銀血壓計雖曾因柯氏音法的高精度成為無創血壓測量“金標準”,但其含汞特性帶來的環境風險與回收難題,使其替代工作成為必然。
更嚴峻的現實是,血壓測量設備的升級換代還直接關系到我國2.7億高血壓患者的健康管理。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王增武教授披露的數據顯示,我國18歲及以上居民高血壓患病率達25.2%,35-44歲人群患病率增速更是高達74%。“血壓測量的準確性是診斷、治療與管理的核心,設備誤差可能導致誤診漏診,直接影響疾病控制率。”王增武教授指出,在高血壓防控體系中,精準且環保的測量設備是構建標準化、智能化診療能力的基礎。
正是在環保履約與健康保障的雙重需求下,漢王科技的“清汞行動”形成了獨特的“公益+科技”雙驅動模式。活動現場,漢王科技總裁朱德永與北京陸士新醫學基金會秘書長方俊簽訂捐贈協議,首批擬向北大人民醫院、阜外醫院等60家醫療機構捐贈柯氏音電子血壓計。北京陸士新醫學基金會副秘書長梁宏偉介紹,后續還將通過公益培訓覆蓋超1000名醫護人員,并組織專家實地調研,推動高血壓防治與汞替代工作深度融合。
柯氏音電子化突破:重新定義血壓測量的“精準與便捷平衡”
“示波法電子血壓計雖便捷,但依賴算法估算存在誤差;水銀血壓計精準卻不環保。如何突破這一矛盾?”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劉靖主任在演講中拋出的問題,正是漢王科技研發柯氏音電子血壓計的核心出發點。最終,漢王通過人工智能技術賦能,實現了柯氏音聽診法的電子化——既保留了水銀血壓計的“金標準”精度,又具備電子設備的便捷性,為清汞行動提供了可行的替代方案。
這一技術突破的市場認可度早已顯現。漢王科技董事、副總裁劉秋童透露,自去年上市以來,漢王柯氏音電子血壓計長期占據電商平臺500元以上高端血壓計銷量榜首,僅京東平臺就積累了超10萬條評論,好評率高達99%。而此次發布的重磅新品KSY3610,更是在技術優勢基礎上,進一步踐行“科技普惠”理念——將柯氏音電子血壓計的價格拉至200元區間,讓更多消費者“買得起、用得起”精準血壓計。
KSY3610的普惠性并未以犧牲功能為代價。相反,基于對超2300萬次用戶授權血壓數據的分析,漢王針對性升級了健康監測能力:新增房顫識別功能,可同時監測脈壓、心律異常等指標,為高血壓人群提供更全面的心血管健康守護。在設計上,其輕薄機身與極簡結構降低了制造成本,內置鋰電池搭配Type-C接口,滿電狀態可完成不少于300次測量,滿足多場景使用需求。此外,漢王同步發布的臂桶式血壓計KSY8600及升級版FF690、FY730,分別配備房顫監測、平均值查看功能,進一步豐富了產品線;升級后的漢王大健康App新增柯氏音回放功能,讓用戶實現一體化健康管理。
重構行業邏輯:從“產品梯度”到“健康平等”的科技普惠實踐
“市售血壓計普遍存在‘功能增一兩個,價格漲數百元’的現象,但成本并非等量增加,本質是廠商為劃分產品梯度的營銷手段。”活動現場展示的血壓計市場產品分布圖,揭示了行業長期存在的痛點。劉秋童明確表示,這種模式與漢王大健康產品的愿景完全不符:“健康面前人人平等,不應通過刻意設置產品梯度,讓精準健康監測成為‘高價特權’。”
漢王的這一理念,不僅體現在KSY3610“功能拉滿、價格合理”的產品定位上,更與京東健康觀察到的行業趨勢高度契合。京東健康醫療器械健康監測業務負責人喬祺指出,當前血壓計行業正呈現“院內器械家用化、家用器械線上化”趨勢,2022-2025年京東平臺血壓計品類復合增速約18.6%,其中具備房顫篩查、心電監測功能的產品及柯氏音電子血壓計,已成為中青年消費者的首選。而漢王通過技術降本與普惠定價,恰好抓住了這一趨勢的核心——讓先進技術從“高端市場”走向“大眾需求”。
一位資深媒體人、“主動脈夾層”患者的現場分享,更讓人們看到了精準血壓監測的生命價值。“醫生要求我的血壓必須控制在80/120mm汞柱,偏高會沖擊主動脈,偏低則引發內臟衰竭,精準測量就是我的‘生命線’。”他的經歷,正是漢王科技堅守“測得準才是硬道理”理念的生動注腳。
隨著“清汞行動”的持續推進,漢王科技的柯氏音電子血壓計正從醫療機構逐步走進千家萬戶。這場以科技為刃、以公益為魂的行動,不僅為我國履約《關于汞的水俁公約》提供了企業范本,更以“科技普惠”重構了健康監測設備的行業邏輯——當精準、環保、便捷的血壓計不再是“奢侈品”,當每一位消費者都能平等享受科技帶來的健康紅利,“綠色醫療、健康中國”的藍圖便有了更堅實的落地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