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能技術重塑內容創作生態的背景下,“人工智能賦能精品創作沙龍 ”作為 2025中國廣播電視精品創作大會的重要單元,于 10 月 28日在京舉行。本次活動由北京市廣電局指導、快手科技主辦,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科技司司長袁敏、 中國廣播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副會長黃煒、北京市廣電局副局長韓新星等出席并致辭,行業專家、創作者及科技企業代表共議AIGC 技術驅動下的視聽內容升級路徑。
政策引領:AI 成行業生存發展“必答題 ”
袁敏司長在致辭中強調,人工智能已進入快速迭代與深化應用并行的關鍵階段,擁抱AI 是廣電行業關乎生存的“必答題 ”。他提出四大發展方向:強化數據資源建設支撐大模型訓練、深耕應用場景助力創作智能化升級、協同治理優化創作生態、開放創新拓展內容傳播空間。
韓新星副局長則指出,技術探索需回歸創作本源——“如何更好地講述時代故事,如何提升制作效能,如何打造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的精品 ”,北京市將持續支持 AI 技術在視聽領域的創新應用,為行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行業標桿:“幻鏡 ”AI視聽測評季成果發布
沙龍現場,中國廣播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正式發布 2025“幻鏡”AI 視
聽測評季成果和《視聽行業AIGC 效果評測與分析報告(2025版》。黃煒副會長在致辭中指出,測評季活動核心目的是為影視藝術家與科技專家架起一座交流的橋梁,讓創作者更直觀地了解并運用AIGC技術,激發藝術創新,賦能精品創作。未來,還將繼續聯合各方,推動“幻鏡”測評季持續開展,打造具有行業權威性與國際影響力的AI視聽測評平臺,為構建健康、有序、創新的AIGC生態貢獻力量。
本屆測評季匯聚國家廣電總局“人工智能大賽 ”及北京市“我 AI北京 ”活動的 250 部作品,覆蓋廣電行業及社會層面具有AIGC現實應用的作品,通過“客觀算法+主觀評審 ”雙軌制評估,系統分析AIGC質量特征、技術成熟度及創新趨勢,提出行業改進方向。本屆測評季主要技術支持單位有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廣播電視科學研究院、中國傳媒大學、北京AIGC視聽產業創新中心等。

技術前沿:國產大模型逼近影視級應用標準
快手旗下可靈AI 等國產視頻生成大模型成為焦點。其最新 2.5Turbo 版本視頻生成能力已逼近影視級標準,覆蓋廣告、影視、游戲等場景。
可靈AI產品及運營負責人溫園旭分享了技術的發展路徑與行業實踐。他表示,從“生成內容”到“賦能精品”,可靈AI通過持續深耕多模態技術,正逐步構建起覆蓋廣告、影視、游戲、文旅等領域的AI創作生態。

現場還同步展示了“可靈AI NEXTGEN 全球新影像創作大賽 ”獲獎作品,如青年導演張博程作品《信》,印證AI 技術“讓普通創作者更聚焦創意本身,有限時間內實現完整創作 ”的變革價值。
創作共識:人機協同需堅守倫理與價值對齊
主題演講環節,權威專家指出AI賦能需平衡創新與責任。中國影協副主席尹鴻提出AI 推動“創作全民化、生產簡易化、產品多樣化、應用多場景化 ”,但創作者須做技術的主人;北大教授邱章紅強調AI 系統必須與社會規范及普適價值觀對齊;北師大教授張洪忠則預見“人機協同 ”將驅動內容產業高速增長。
實踐驗證:AIGC 重構創作流程與商業場景

圓桌論壇中,創作者分享AI 落地經驗。《信仰的足跡》導演焦健表示:“可靈AI 十分鐘內提供多樣化畫面方案,核心工作轉向精準選擇與表達 ”; 央視高級工程師王子建指出AIGC 改變了“非線性生產秩序 ”;快手磁力引擎AIGC視頻產品負責人余夢則揭示AI 正提升商業內容輸出效率。與會者共識:技術賦能 正釋放全民創作自由,推動精品內容生產力革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