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楊陽 來源 | 頂尖廣告
又到一年重陽節,尊老、愛老的話題再次成為全民熱議焦點。
一個無法回避的社會現實是,中國老齡化進程正在加速,“如何高質量養老”、“如何讓孝心不流于形式”已從家庭議題升級為全民性命題。傳導至營銷界,這一趨勢催生了龐大的銀發經濟藍海,但同時也拋出了核心難題:銀發群體觸達難、信任門檻高,盡孝營銷極易陷入硬廣植入或單向說教的窠臼,難以實現真正的情感共鳴。

正是在這一背景下,京東健康與快手磁力引擎的重陽節合作顯得尤為亮眼。它沒有依賴健康產品常見的功能化表達,而是深度借力快手的生態優勢:龐大的銀發用戶基數構筑了天然觸達場,濃厚的家文化氛圍搭建了情感共鳴場,用戶自發的“曬生活”行為形成了傳播裂變場:僅#健康好禮會疼人 單一挑戰話題便斬獲超26億曝光;相關話題登上微博熱搜,更帶動京東健康養老類商品訂單量有效提升。
這場合作不僅讓京東健康的“健康好禮”轉化為代際情感的載體,更通過快手的社區生態能力,實現了“子女決策 - 父母體驗 - 社區分享”的完整閉環。其本質是快手以平臺生態為橋梁,從根源上破解了銀發營銷的核心痛點,為行業提供了 “生態適配 + 情感落地”的可復制范本。

生態式破局:
京東健康瞄準快手構建銀發營銷的“原生適配場”
在筆者看來,銀發營銷的核心困境并非缺少流量,而是缺少與人群、場景、情感相適配的生態土壤。快手憑借用戶屬性、社區氛圍與分享機制的深度協同,構建了“無需硬植入、自然能共鳴”的原生場,從根本上解決了觸達與共鳴的雙重難題。
快手的生態優勢,首先體現在對銀發群體的“原生觸達”能力。
與其他平臺需要刻意尋找銀發用戶不同,快手本身就是父母輩日常活躍的主陣地,《2025快手新銀發人群洞察報告》顯示50.1%的用戶會重復觀看健康內容。龐大的中老年用戶基數讓京東健康的健康禮贈信息無需“廣撒網”,直接精準植入目標人群的生活場景。這種“人在哪里,營銷就在哪里”的原生適配,避免了傳統營銷“為觸達而觸達”的低效,讓品牌信息的傳遞更自然、更省力。




更關鍵的是,快手濃厚的家文化氛圍,為情感共鳴提供了天然土壤。
平臺內,父母曬子女孝心、子女互動評論的日常場景隨處可見,“家”早已不是抽象概念,而是具象化的內容生態。京東健康的“健康好禮”正是在這樣的生態中,從單純的商品轉化為“子女懂事、父母驕傲”的情感載體。當健康禮出現在父母的曬單視頻里,當孝心故事引發親友的點贊評論,品牌營銷不再是孤立的商業行為,而是融入真實生活的情感表達,自然消解了健康產品營銷常見的生硬感。
而快手的社區分享屬性,則讓這種情感共鳴進一步轉化為自發裂變。
父母收到京東健康的健康禮后在快手曬單,既會引發其他中老年用戶的認同與向往,形成“身邊人都在用”的口碑效應;又能反向觸動子女群體的盡孝意愿,讓“給父母買健康禮”成為社交場景中的正向行為。這種“用戶自發傳播”的裂變模式,遠比品牌單向推送更具說服力,也讓營銷效果實現幾何級放大。
快手的生態破局,本質是讓銀發營銷從“品牌找用戶”變成“用戶找品牌”,而這正是其區別于其他平臺的核心競爭力。

共創式打法:
以“互動前置 + 懸念引流”拉長營銷生命周期
傳統銀發營銷常一陣風式傳播,難維長期熱度。京東健康攜手快手磁力引擎通過挑戰賽互動前置- 懸念小片引流 - 社區承接延續的遞進設計,形成用戶參與 - 興趣聚焦 - 熱度延續完整閉環,打破聲量斷層困境。
營銷第一步,以挑戰賽前置搭建全民互動基礎場。
早在10月20日,#健康好禮會疼人#、#看我多疼爸媽#、#夸咱孩子多好#挑戰賽便已上線,這一設計是提前鋪設“用戶參與底座”的關鍵。挑戰賽以“分享孝老故事、推薦健康好物”為核心,搭配“瓜分現金”的低門檻激勵,迅速激活快手用戶創作熱情。

借助挑戰賽,快手讓京東健康的“健康好禮”核心概念通過海量用戶自發分享初步滲透,既為后續營銷積累潛在受眾,也讓“疼父母”的情感基調提前在社區發酵。
緊接著第二步,10 月 22 日上線的林永健懸念小片,成為連接互動場與注意力場的紐帶。
小片未平鋪直敘介紹產品,而是以生活化表達,搭配老友追問的互動場景制造懸念。這種“接地氣”的設計完美適配快手生態,形成“懸念勾興趣 - 用戶主動到挑戰賽討論”的聯動效應。評論區“求揭秘”“猜是健康禮”的討論,讓品牌無需額外推流就能維持熱度,實現“互動熱度反哺內容關注度”的正向循環。

整個傳播過程中,節奏設計始終貼合用戶行為習慣。從挑戰賽前置激活參與,到懸念小片聚焦注意力,每一步都不是孤立動作,讓熱度持續疊加而非斷層。這種設計徹底打破傳統營銷“內容與互動脫節”的問題,讓營銷從品牌單向發聲變成用戶主動追更,為后續核心內容爆發積蓄足夠勢能。

內容化種草:
構建銀發營銷的“信任轉化鏈路”
銀發群體的消費決策核心是信任,而非單純的功能或價格。快手通過“國民演員情感背書 + 分層達人信任種草”的內容組合,構建了京東健康“健康禮”認知- 認同 - 行動的完整轉化鏈路,讓健康禮贈從“被看到”變成 “被信任”,再到“被購買”。
首先,林永健主演的TVC,堪稱銀發營銷的情感敘事典范。
它徹底摒棄了健康產品常見的功能說教,轉而聚焦“老友互動、家庭日常” 的生活化場景:和老伙計下象棋時炫耀兒子買的血壓測試儀時調侃 “倆呲兒解決問題”;與球友打羽毛球時聊氨糖的好處,和老哥們聚會時分享兒子買的蛋白粉......這些場景沒有刻意煽情,卻充滿真實的生活氣息,完美貼合快手用戶“喜歡真實故事”的偏好。
而林永健的國民度與親和力,更是消除了中老年用戶的信任壁壘:他不是高高在上的明星,而是像身邊的長輩、朋友,他的推薦自然更具說服力。

TVC 的成功之處,在于將“健康好禮 = 貼心盡孝”的理念隨故事自然滲透,讓用戶在情感共鳴中接受品牌信息,而非被硬塞產品賣點,從而讓湯臣倍健蛋白粉、歐姆龍一體式血壓計、健力多氨糖軟骨素鈣片等京東敬老好物順勢進入用戶購物清單。
而這份“疼人”的關懷不止于產品,京東健康同步構建了“產品 + 服務”的完整養老解決方案:線上依托互聯網醫院,全國三甲醫生24小時在線支持“面對面”視頻問診,更提供知名專家線下門診加號、長期“私人醫生”等專屬服務,父母遇到健康疑問無需奔波醫院;線下推出“護士到家”服務,專業護理人員可上門打針、換藥、采血、康復指導,甚至涵蓋中醫調理、留置針維護等細分場景。從線上問診的“安心省心”到上門護理的“貼身守護”,讓健康禮從靜態商品升級為動態的長期關懷,既解決了子女想盡孝卻難兼顧的痛點,也讓父母切實感受到“被疼”的踏實。

其次,分層達人矩陣,則進一步夯實了“信任”基礎。
京東健康聯手快手磁力引擎此番將“從用戶到用戶”傳播種草機制發揮到極致,采用“頭部 + 腰部 + 線下 KOC”的組合模式,形成多角度、全方位的種草閉環。
頭部達人憑借廣泛影響力實現破圈,以娛樂化解讀讓“京東健康健康禮” 觸達更廣泛的用戶;腰部達人深耕銀發垂直圈層,通過場景化體驗,精準擊中目標人群需求;而線下KOC則以真實使用體驗為核心,用“身邊人證言”的方式,在社區內構建起強信任關系。

這種分層模式,契合快手“信任驅動”的社區生態,比單一達人種草更具說服力,也讓不同圈層的用戶都能找到自己信任的“種草入口”。
值得注意的是,無論TVC還是達人內容,都始終圍繞“情感價值超越功能價值”的核心,沒有過度強調產品的成分、功效,而是聚焦“健康禮背后的孝心與關懷”。
這種內容導向,恰好擊中了銀發群體的核心訴求:對他們而言,健康禮不僅是一件商品,更是子女“懂事、貼心”的具象化證明,是“晚年健康有依靠”的安心感。當內容傳遞的情感價值與用戶訴求高度契合,“從信到買”的轉化自然水到渠成。


結語:
京東健康與快手磁力引擎的重陽節合作,不止是一次成功的營銷事件,更為銀發經濟營銷提供了一套可復制、可落地的核心方法論。
其一、平臺選擇不看熱鬧看生態。快手的案例證明,只有當品牌信息能自然融入用戶生活,而非生硬植入,才能從根本上解決“觸達難、共鳴難”的問題。
其二、情感鏈路不做單點做閉環。營銷不應是單點爆發,而應構建“引發好奇 - 觸動共鳴 - 鼓勵參與”的完整鏈路。通過節奏設計讓用戶注意力持續升溫,才能讓品牌信息真正走進用戶心里,而非曇花一現。
其三、用戶裂變不靠硬推靠信任。銀發群體消費決策離不開“情感上認同、信任上認可”,通過場景化內容引共鳴,以多維度證言夯信任,才能讓品牌從“被知道”變為“被選擇”。
在銀發經濟持續擴容的今天,這場合作的價值遠超單次營銷的成功。它證明,銀發營銷不是簡單送福利、喊口號,而是要找到與群體需求、平臺生態、情感訴求相匹配的核心邏輯。
未來,那些能真正讀懂銀發群體、依托適配生態、構建信任鏈路的品牌,才能在這片藍海中占據先機,實現商業價值與社會價值的雙重共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