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最近殺出一個超級獨角獸:小鵝通,最近向港交所發起 IPO 沖刺。
小鵝通大家應該很熟悉,多半估計都用過它家的私域 SAAS 產品。它解決企業什么痛點?幫商家把客戶牢牢留在自己的 " 朋友圈 " 里,而不是完全依賴外部流量平臺(公域流量)。
數據顯示,以 2024 年營收計算,小鵝通在中國交互型私域運營解決方案市場中占據 10.0% 的市場份額,位列該細分領域第一名。
在 AI 時代,顯然,小鵝通的工具也變多了。通過其招股書,我們可以透視出 " 私域賽道 " 正發生的超級機會。
這些新機會主要包括:
- 線上線下消費場景的徹底打通;
- 從 " 人找貨 " 到 " 貨找人 " 的智能內容營銷;
- 人工智能技術,讓專業運營走向 " 平民化 "。
一個不懂設計和編程的小商家,也能做出專業的高級店鋪。
希望本文的解讀,能幫你看懂小鵝通,看懂私域流量的超級機會。
01
小鵝通創始人是鮑春健,80 后。他本科畢業于合肥工業大學鑄造專業,后考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攻讀計算機應用技術碩士學位。
2006 年碩士研究生畢業后,他加入騰訊,先后在計費平臺和數據中心任職,最終升至數據平臺部總監,并成為騰訊內部極為稀缺的 T4 專家工程師。
2015 年,受雙創風潮和騰訊 CEO 馬化騰 互聯網 + 理念的影響,鮑春健離開騰訊創業。
起初,他試水藍領招聘平臺 " 工作幫 ",但 7 個月燒光了 500 萬積蓄。
之后靠外包項目維持運營,直到 2016 年前后,鮑春健結識了財經自媒體大 V 吳曉波。當時吳曉波急需重構其音頻付費系統和會員系統,鮑春健團隊僅用一個月就完成了任務,這一項目也成為了小鵝通的雛形。
目前,小鵝通的主要業務是:私域 SaaS 解決方案,包括電商、數字化營銷及 CRM 三大模塊,將私域流量轉化到客戶關系管理,助力企業營銷。
據招股書,小鵝通的股東包括騰訊、喜馬拉雅、高成投資、IDG 資本、啟明創投、好未來、北京洛可可科技等眾多機構。
要理解小鵝通的業務,首先要明白兩個概念:" 公域流量 " 與 " 私域流量 "。
想象一下,一個大商場就是一個 " 公域 ",所有商家都在里面開店,商場人流量巨大,但租金和廣告費也水漲船高。
而 " 私域 ",就是私人流量,比如你公眾號的用戶、店鋪的粉絲。
小鵝通做的,就是為商家運營自己的 " 私域 " 陣地,比如網站、App 和社交媒體賬號。
小鵝通的核心產品是一個 SaaS 解決方案,由三大模塊構成:
- 電商模塊:小鵝通提供工具,讓商家能快速搭建和管理自己的線上電商店鋪。
- 數字化營銷模塊:有了店鋪,還需要吆喝。這個模塊提供了各種營銷工具,比如電子紅包、優惠券、簽到打卡、實時互動等。
- CRM(客戶關系管理)模塊:做生意,回頭客最重要。CRM 模塊幫助商家管理客戶信息,比如將會員分級、管理積分。
它的客戶群體主要包括互聯網原生電商商家、傳統的線下零售商以及其他各類商家。
02
它的絕大部分收入來自 SaaS 解決方案訂閱費。
數據顯示,2022 年至 2024 年,小鵝通總收益分別為 2.99 億元、4.15 億元和 5.21 億元人民幣,復合年增長率高達 32.0%。
其中,SaaS 解決方案的收入在 2024 年達到了 5.16 億元,占總收入的 99.0%,是絕對的營收支柱。
為了滿足不同規模商家的需求,小鵝通的 SaaS 解決方案分為三個版本:
- 基礎版:主要面向小型企業和創業者,提供搭建手機端店鋪和基礎營銷功能。
- 專業版 :在基礎版之上,增加了對微信小程序的支持,并提供了更高級的營銷和客戶管理工具,適合希望在微信生態內深度運營的企業。
- 旗艦版:功能最全面,支持手機、小程序和電腦端,提供更強大的互動功能、多渠道廣告和完整的 CRM 系統,適合希望大規模打造個性化品牌的大型客戶。
小鵝通的客戶集中度低,不依賴大客戶。
招股書數據顯示,2022 年至 2025 年上半年,來自前五大客戶的收入合計分別僅占總收入的 1.7%、2.5%、2.7% 和 1.8%。
小鵝通更看重關鍵客戶:即年貢獻收入大于 3 萬元的企業。
這部分客戶,數量從 2022 年的 266 名激增至 2024 年的 1,421 名,到 2025 年 6 月 30 日增加至 1,838 名。
關鍵客戶對總收入的貢獻也從 2022 年的 7.1% 大幅提升至 2024 年的 29.9% 。同時,每名關鍵客戶帶來的平均收入也在增長,從 2022 年的約 7.77 萬元增長至 2024 年的約 11.16 萬元 。
03
小鵝通所處的賽道是私域運營 - 交互型私域運營。
根據灼識咨詢的報告,中國私域運營解決方案的市場規模預計將從 2024 年的人民幣 119 億元增長至 2029 年的 258 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為 16.7%。
交互型私域運營賽道增長更快。啥是交互型私域運營?它并非簡單的 " 私域流量存儲 ",而是通過高頻、深度、雙向的用戶互動,將私域流量從 " 靜態資產 " 轉化為 " 動態活躍用戶池 ",最終實現用戶留存、復購和價值共創。
該賽道規模,預計將從 2024 年的 52 億元增長至 2029 年的 138 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約 21.6%。
在這個高速增長的細分市場中,小鵝通以 10.0% 的市場份額位列 2024 年中國市場第一。
目前,該行業涌現出三大新機會:
1、全渠道融合,打通線上線下任督二脈。
" 新零售 " 時代,線上和線下的界限日益模糊。傳統零售和服務行業面臨著巨大的數字化轉型壓力。
消費者希望獲得無縫的體驗,比如在線上看到優惠,能馬上去線下門店核銷;在線下體驗了產品,能方便地在線上復購。這就要求商家必須打通所有渠道,實現 " 全渠道整合 "。
小鵝通這樣的平臺提供了一站式工具,涵蓋了流量獲取、網店設置、客戶管理、庫存、門店管理等,幫助企業,特別是那些遍布大街小巷的傳統商家,輕松實現數字化轉型。
數據顯示,僅在中國,就有超過 600 萬家雜貨店和便利店,這是一個巨大的潛在市場,它們都可以通過私域解決方案來擴大流量和銷售。
對普通人來說,這意味著未來我們身邊的小賣部、水果店、小餐館,都可能擁有自己的小程序和會員群,提供更便捷、更個性化的服務。
2、交互技術演進,從 " 人找內容 " 到 " 內容找人 "。
隨著 5G 和智能手機的普及,短視頻、直播等內容形式成為主流。消費者的行為模式發生了根本性變化,過去是主動搜索信息,現在則是被算法推薦內容。
這種從 " 人找內容 " 到 " 內容找人 " 的轉變,改變了品牌與消費者的互動方式。企業需要持續地產出高質量、有針對性的內容,通過實時互動來吸引和留住用戶。
私域運營解決方案因此進入了新階段,不再僅僅是開個店,而是要提供跨平臺的整合服務,包括多平臺內容聯動、精準營銷和細分用戶管理等,以優化營銷效率和轉化率。
3、人工智能賦能,讓小商家擁有 " 專屬技術團隊 "。
人工智能(AI),尤其是生成式 AI(AIGC)技術的成熟,正在為私域運營帶來結構性變化。過去需要專業團隊才能完成的工作,現在通過 AI 工具可以輕松實現。
AI 驅動的工具可以幫助商家自動生成優化的產品圖片和描述,提供個性化的客戶問詢回復,甚至提供智能的營銷腳本推薦。
換句話說,一個不懂設計和編程的小商家,也能擁有看起來非常專業的網店;一個沒有龐大客服團隊的企業,也能提供 7x24 小時的智能客服。
AI 的融入,低了商家運營的門檻和成本,推動了 " 低成本、高頻率、智能化 " 運營模式的普及,讓更多中小企業有能力在數字化浪潮中與大企業同臺競技。
來源:鉛筆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