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9日,天馬微電子在廈門舉辦高端OLED技術品牌發布會,正式推出全新高端OLED技術品牌天馬“天工屏”。這一動作不僅是天馬成立42年來的重要戰略升級,更標志著其從傳統硬件制造商向“健康顯示方案創造者”的躍升。發布會后,央視新聞深度探訪天馬廈門TM18產線,主持人撒貝寧透過創新展廳、實驗室測試以及高端智能生產車間,全景式呈現了“天工屏”背后的中國智造硬實力與全球競爭力。
中國智造的精密答卷:TM18產線里的全球高度
在央視新聞的報道中,廈門TM18產線成為鏡頭焦點。作為目前全球領先的柔性AMOLED產線,這里匯聚了蒸鍍、曝光、檢測等尖端設備,構建起高度自動化與智能化的生產體系,彰顯出現代工業制造的精密與卓越。
主持人撒貝寧以探訪者身份走進生產一線,與天馬微電子副總裁陳浩一道,從原料投料到成品出廠,帶領觀眾沉浸式體驗一塊天馬“天工屏”誕生的全流程。他感慨道,“每一塊屏幕的誕生,都經過了數百道精密制造與工序。眼前高度智能化的產線,不僅是生產效率的提升,更代表著中國高端制造向數字化邁進的堅定步伐,正成為中國智造走向世界的底氣。”
潔凈廠房內, 高端設備在玻璃基板上均勻抹勻PI液;顯示行業 “光刻機”以納米級別對準精度,精密雕琢每一件工業“藝術品”;全球頂尖蒸鍍機設備穩定運作,承擔著核心的發光材料沉積環節。設備可將有機發光材料以納米級精度均勻蒸鍍到基板上,確保屏幕發光的均勻性與穩定性。高度自動化的物料管理和精準控制,顯著降低了能耗與材料浪費,為柔性AMOLED量產的穩定性提供了保障。OHS無人運輸系統像一條“智能動脈”,以每小時400筆的搬運效率貫通各個工序,搭配堪比手術室級的百級潔凈環境,為屏幕制造提供了 “無塵”的理想條件。
天馬天工屏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中完成從柔性襯底到成品模組的蛻變。625道工序、157道主制程、468道檢測工序層層把關,每一塊出廠屏幕都需保障高品質,達到客戶標準,才能最終進入到消費者手中。
從《天工開物》到“天工屏”:文化基因里的創新傳承
“天工屏”的命名源自明代科學家宋應星的《天工開物》。這部被譽為“東方工藝百科全書”的典籍,記載了中國古代工匠巧奪天工的智慧。發布會現場,天馬對命名也做了進一步闡釋。天馬微電子執行副總裁姜華瑋在發布會上表示,以“天工”為名,是對中國傳統匠心精神的致敬,也是用現代科技延續古人智慧,讓中國顯示產業在全球舞臺上展現更多價值與自信。
央視新聞評論提到:“從古代的百工技藝到今天的智能制造,天馬‘天工屏’展現出文化的延續與技術的自信。”這種自信,不僅體現在技術突破上,更體現在天馬長期深耕中小尺寸顯示領域的長期積累:從第一代電話機的黑白段碼屏,到國內首條G5.5 LTPS生產線,到如今全球最先進的柔性AMOLED產線之一——廈門TM18,天馬用創新回應時代需求,而“天工屏”正是這一創新精神的集中表達。
“超級護眼”新標準:從參數競爭到健康價值
此次發布的天馬天工屏,將“護眼”作為核心技術方向,并同步聚焦“通透”和“高刷”,共同構建高端OLED的三重標準,推動行業從單純的參數比拼,走向以用戶健康和體驗升級為核心的價值競爭。
在護眼上,天馬天工屏通過無頻閃護眼技術解決方案,為用戶帶來舒適的視覺體驗;最低亮度可實現1nit明眸護眼技術,實現暗光柔和護眼;通過光譜優化,將有害藍光比例降至行業領先的4.7%;還能智能感應環境光動態調節亮度和色溫,實現全天候的舒適用眼體驗。天馬微電子OLED研發中心產品開發部負責人楊康表示,“我們聚焦用戶在看屏時的各類痛點,以“0”頻閃、1nit明眸護眼、低藍害、環境光自適應等護眼技術創新,解決深夜追劇眼睛干澀、久看疲勞等問題,讓每一項技術都承載對用戶體驗的關懷。”
在通透方面,天馬天工屏通過技術創新,讓畫面色彩純凈、亮度充足、細節清晰顯示。2500nit的全局高亮,峰值亮度可達8000nit,即使烈日下也清晰可讀。色域覆蓋率超過95% BT.2020,色彩精準飽滿,高溫不偏色,接近專業級顯示器的表現。天馬專有的風車像素設計,讓畫面細節干凈純凈,無論長時間閱讀文字還是觀看動態視頻,都能感受到真實、清晰、通透的視覺體驗。
在高刷上,天馬天工屏量產能力達到165Hz高刷新率,最高能力更可拓展至240Hz,搭載自適應動態刷新技術,可根據使用場景絲滑切換頻率,既保證操作的跟手流暢,也兼顧功耗與續航,讓滑動、游戲、翻閱都如行云流水。
這三大技術特性共同定義了天馬天工屏的高端價值,讓行業競爭從單純的硬件參數比拼,邁向以用戶健康和體驗升級為核心的價值引領。
可靠性的終極考驗:實驗室里的“硬核證明”
央視鏡頭記錄下天馬實驗室里一系列嚴苛測試流程:性能、環境、微觀、電學等測試,為“天工屏”的可靠性寫下有力注腳。
模擬手機日常開合的彎折測試中,屏幕歷經60萬次反復折疊依然平整如初,相當于每天開合300次可使用5年以上;在-40℃至85℃的極端溫差下,冷熱沖擊循環200次后屏幕顯示依舊穩定如初,無懼戶外嚴寒或室內高溫的挑戰;1.5米高空墜落的鋼球沖擊測試里,屏幕表面強韌如盾,撞擊后無碎裂痕跡,為日常意外跌落提供可靠防護;15kV高壓電擊的極限靜電測試中,屏幕依然穩定顯示,不黑屏、不閃屏,有效抵御日常靜電干擾;‘’納米級CT掃描‘’的顯微檢測則顯示,屏幕像素無損無缺,顯示細膩度達到行業頂尖水平。
這些全方位的測試數據,印證了天馬微電子總裁王磊的評價——“天工屏是天馬高端品牌‘天’字輩家族的首發之作,承載著天馬對高端顯示技術與用戶健康體驗的深度融合探索,將技術的競爭力與用戶手中屏幕的“產品靠得住”有力結合。”
生態協同與應用落地:從實驗室到用戶手中
天馬天工屏的技術實力,正在快速轉化為市場端的用戶體驗。OPPO在發布會現場宣布,其新一代旗艦Find X9將首發搭載天工屏,為用戶帶來“超級護眼”的全新體驗。與此同時,中國質量認證中心為天馬微電子頒發“視覺健康友好度”證書,確認其在護眼顯示領域的領先地位。
業內人士認為,這一合作不僅是技術的結合,更是生態的協同——天馬與OPPO通過聯合定義產線、聯合攻克創新,將天馬“天工屏”的護眼技術深度融入終端產品,為消費者提供更健康、更舒適的使用體驗。
引領健康顯示新賽道:中國標準的全球表達
長期以來,顯示行業的競爭集中在分辨率、亮度、刷新率等硬件參數。天馬天工屏的推出,標志著行業開始從“看得清”轉向“看得舒服”,進入以健康為核心的新階段。央視評論員指出:“天工屏不僅是中國制造的一次升級,更是中國標準走向全球的重要標志。它從‘制造’邁向‘定義’,讓世界看到中國企業的價值引領力。”
天工屏的發布,不僅是天馬42年技術積累的集中釋放,也是中國顯示產業集體進階的縮影。正如天馬微電子董事長成為所言:“科技創新與自主發展是中國企業與生俱來的使命,也是天馬始終不忘的初心。”在過去42年,天馬作為中國顯示行業的領軍者,深耕技術創新,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一直做了很多,卻說得很少,將匠心沉于研發,將實力融于產品。
今天央視新聞的深度揭秘,讓全球顯示行業清晰看到中國智造的硬實力,也讓全球用戶知道——他們依賴的優質顯示體驗,有天馬的匠心在其中。 天馬天工屏,以創新、可靠、精密、健康、智造鑄就五星好屏,正以“超級護眼”的技術突破、“天工開物”的文化傳承,大國智造的精密工藝,點亮全球消費者的未來視界,開啟“天工時代”的璀璨篇章。